如果您有这些习惯,那体检就“白做”了
又到了岁末年初的“体检季”。通过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,本来是件好事,但如果体检报告这份“健康成绩单”的结果不准,可能错过对某些疾病早发现、早治疗的机会。
体检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,甘油三酯会明显升高,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状,看上去很浑浊,肝功能等多项检查的准确性会受影响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体检前3天避免油腻饮食。此外,吃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数值升高,造成肾功能出现问题的假象。建议体检前两周,保持平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大便隐血检测是大肠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且评估最多的手段。有时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经意的行为,都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呈“假阳性”。
比如检测前一两天吃了菠菜、动物血制品以及猪肝等,或刷牙特别用力,经常有牙龈出血,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,都会影响检测结果。
此外,有痔疮的人如厕太用力,结果也会为阳性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验大便前一两天,要忌菠菜和猪肝,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。
饮酒会影响一些血液检查项目的结果,最常见的有甘油三酯、转氨酶和尿酸。大量酒精还会促使血压改变,心跳加快,诱发心律不齐,降低心电图、脑血流图的准确性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体检前3天最好别大量饮酒,体检前一天一定不要沾酒。
大家都知道,体检当天必须空腹,才能让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,反映真实情况,但很多人不清楚需要空腹多长时间。
以甘油三酯为例,一般情况下,餐后2~4小时浓度达到最高峰,但在8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。由于个体代谢能力不同,为了更加准确,最好空腹10~12小时再化验。
空腹时间也不能过长,一旦体内储存脂肪被“动员”起来,甘油三酯浓度也会升高。同时,血清胆红素可能上升,血糖可能降低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,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。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。
体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,导致血糖、血脂、血黏度等检测出现误差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,特别是12点以后。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,但最好控制在50~100毫升以内。
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担心喝水影响体检结果而不吃药,这种做法反而很危险。服药后再检查,有助于判断你的日常身体状况,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
准备在全麻状态下做胃肠镜的人则必须禁水,以免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误吸。
运动会影响血糖、肌酐、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。走路不会影响体检结果,但如果感觉心跳加速,最好休息5~10分钟再抽血,等心跳恢复平静15分钟后再量血压。
感冒发烧等感染期不应体检,很多指标都会受到影响。
博仕医生建议您:
最好在停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3天后再体检。女性月经期也不宜体检,生理状况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。乳腺红外线检查应安排在月经干净后一周。
通常来说,很多疾病等我们真正意识到的时候,都处于中晚期了,因此,大家都知道要通过精准的体检及时发现这些潜伏的高危疾病。”专家介绍,由于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,体检的时间间隔需要根据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健康状况和以往病史等情况,全面综合来评估,普通频率一年一次,不同人群重点关注一些项目,体检频率可以参考以下原则:
年轻人:25岁到40岁的人建议做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,而250岁以下的,可以每两年做一次。
中年人:这里是指40到60这个年龄段的人群,建议做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,关注心脑血管、肺、肝、胆等重要器官,以及血压、血糖等指标。
老年:60岁以上的人群,建议每年做两次常规体检,检查项目由医生根据情况而定,重点关注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病、脑卒中等。甚至体检的间隔时间可以在3-4个月左右做一次。
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让体检显得非常必要,那是不是我们除了基础体检外,每一个加项都去做才安全呢?“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,但不是每一个项目都得查一遍,为了省钱又高效,我们应该了解什么年龄该增加哪些检查项目才科学。”专家建议:
40岁以下年轻人群:除了基础体检套餐外,对肝病、HIV等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项目、基础肿瘤检测项目、甲状腺功能检测等项目有必要加项专门体检。
40岁以上的中年人:应增加胃肠病筛查、肿瘤标记物筛查等项目。
老年人群:可以添加心脑血管的检测项目、慢病筛查以及针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测项目。
“提醒大家一定要告诉医生以往重要病史、手术史。根据以往的病史情况做出判断,是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体检方案的先决条件。”
专家提示:
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病胃肠癌的高发人群,应每年做一次胃肠健康检查。如果你“有胃痛、胃胀、反酸、烧心、口苦、口臭、嗳气、腹泻、便秘、便血”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,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。